2024.09.01 05:28 臺北時間

【娛樂透視】動植物題材引介 生態漫畫隱喻人生長知識

mm-logo
娛樂
《採集人的野帳》以日治時期的台北植物園腊葉館為背景,故事環繞許涼山(左)、松尾珀(中)及霧草(右)三位主角發展。(蓋亞文化提供)
《採集人的野帳》以日治時期的台北植物園腊葉館為背景,故事環繞許涼山(左)、松尾珀(中)及霧草(右)三位主角發展。(蓋亞文化提供)
結合動、植物等生態題材的劇情漫畫,在台漫中相當少見。如何使讀者沉浸故事,同時喚起對生態的共鳴與興趣,考驗創作者功力。
曾獲金漫獎最佳新人獎的英張,以《採集人的野帳》刻劃日治時期台灣原生植物研究的蓬勃;《水都物語》由科幻作家伍薰編劇、漫畫家南部書之助繪製,用不同水族魚類療癒現代人忙碌的心靈。
2020年起,《採集人的野帳》在《CCC創作集》連載,隔年發售首集漫畫,至今出版4集,曾獲金鼎獎優良出版品推薦。書名中的「野帳」源自日文,為「野外筆記」之意。劇情以1924年、台北植物園腊葉館的落成為起點,莽撞少年「許涼山」因惹禍進入腊葉館工作「還債」,逐步鋪陳腊葉館眾人故事,同時呈現許多特色植物,並對標本採集製作有豐富描寫。
20240823insight004
英張(右)過去以短篇或單冊作品為主,《採集人的野帳》是她第一部長篇創作。(蓋亞文化提供)
英張憶起創作緣起,「我本來是美編,曾編排植物圖鑑,也是那時才知道現在仍有很多新植物持續被發現。」她坦言原本對植物不特別感興趣,「其實我喜歡和服與老建築,在尋找創作題材時,發現日治時期是台灣原生植物調查的黃金期,2017年參觀整修後重新開放的腊葉館,也是一個契機。和服、建築與植物,剛好能在這個故事中結合。」
選擇以採集人為主角,英張解釋:「採集是植物研究的基礎工作,比起歷史留名的植物學家,紀錄較少,符合故事調性、也有發揮空間。」
20240823insight004
英張在《採集人的野帳》中繪製許多植物及採集器具,每集單行本都會以彩色圖鑑特別介紹。(蓋亞文化提供)
為了重現時代風華,並確認植物資訊正確性,她除了自行收集資料,亦獲CCC編輯部與林業試驗所協助。「例如第3集畫台灣始政30年紀念展覽會,有些文史資料就是請CCC編輯幫忙。」而林試所植物標本館網站有豐富標本收藏,詳細記錄標本的採集年代、地點等資料,都可做創作參考,「有些專業資訊畫出來後,也會再請林試所的老師看過。」
故事部分章節以主題植物投射角色心境,英張透露大多是先想好情節,才尋找植物搭配,但也有少數植物是她預先設想放入劇情。例如主角之一「霧草」因遠離家鄉親人感到難過,而故事以大葉桃花心木種子,闡述植物離開母株、為生存努力的特性,使霧草振作。「小時候我常看到學校有這種樹,印象深刻,所以很早就決定要畫,但還是要找到合適劇情才放進來。」
20240823insight004
《水都物語》中的夜光咖啡館僅在深夜營運,客人可把煩惱、疑惑寫在紙條,店長會介紹合適的觀賞魚,療癒客人心靈。(海穹文化提供)
2022年出版、目前推出二集的《水都物語》,則嘗試用水族觀賞魚生態,道出現代人的生活與煩憂。故事發生於僅深夜營運的「夜光咖啡館」,店內有許多水草水族箱,店長會與各行各業的客人談心,介紹符合心境的魚類,藉以隱喻人生課題,如外表亮眼、品系繁多的孔雀魚,對比藝人的生態與困境。劇情安排類似《深夜食堂》,主線連貫但每回都有獨立主題。單行本也特別設計彩色照片圖鑑,幫助讀者更認識每回登場的觀賞魚。
20240823insight004
漫畫中夜光咖啡館的室內設計圖,使讀者能瞭解漫畫中不同魚種的擺放位置。(海穹文化提供)
故事腳本對白完成後,先請漫畫家分鏡,再持續收集資料,交由顧問審訂。
伍薰從小喜愛水族觀賞魚,大學就讀生物系,後來進入漁業科學研究所,水族飼育經驗超過30年。「年輕時有段時間常加班到深夜,那時曾想開間咖啡廳,放置很多水草水族箱,有不同的魚類;疲憊的人能夠休息、靜靜地看著魚,療癒後回家,再準備明天的工作。」後來他創立海穹文化發展漫畫書系,決定在漫畫中實現夢想。
伍薰分享《水都物語》創作流程:故事腳本、對白完成後,會先請漫畫家南部書之助分鏡,後續再持續收集更多魚類資料,交由合作顧問「Fishbook非魚不可」站長王忠敬審訂。「例如魚的分類會改變,但我查到的資料可能還沒更新,顧問都能提供最新資訊,確保正確性。圖鑑的彩色照片,幾乎也都是他授權使用。」
20240823insight004
伍薰近期多以「南瓜社長」形象現身,《水都物語》故事衍生自他年輕時的夢想。
南部書之助過去多創作奇幻或恐怖懸疑漫畫,《水都物語》是首度畫寫實題材,加上接觸魚類不多,他坦言「很怕畫錯」,因此參考大量影音、照片,盡量還原魚類身上細節,面對不常見的魚類也更謹慎。「例如最近畫河豚,身上斑點我花很多時間修改,後來放大照片又發現好像有兩個小觸角,遠一點看不見,但特寫畫面要畫出來。」
黑白漫畫繪製色彩鮮豔的植物時,須調整灰階明度,才能保持畫面易讀性。
另一難題,是要在黑白漫畫呈現色彩繽紛的魚類。南部書之助以「荷蘭鳳凰魚」為例,「牠的鱗片主要是黃色,但有些是亮藍色,另外還有紅色、白色,這些在黑白漫畫都會變成白色,很難畫出辨識度。」
20240823insight004
由於《水都物語》是黑白漫畫,較難呈現觀賞魚的豐富色彩,在繪製時會特別強化花紋特徵。(海穹文化提供)
《採集人的野帳》亦為黑白漫畫,繪製色彩鮮豔的植物時,英張有一套處理模式。「譬如畫紅花與綠葉,兩者轉為灰階的明度差不多,畫面會糊成一團。所以我固定把綠葉調成40%~60%的灰階,紅花淺一些,約20%~30%;如果是淺色的花,我就直接當白色處理。要讓黑、白、灰更分明,才能保持畫面易讀性。」
20240823insight004
2021年《採集人的野帳》與漫畫主場景台北植物園腊葉館合作,展出漫畫原畫及館藏植物標本。(蓋亞文化提供)
生態漫畫有時要在劇情內解說相關知識,英張大部分安排在單行本前兩集。「為避免太難吸收,我會盡量控制在2頁內,如需更長說明,就會加一些幽默橋段。」隨著劇情進入中後段,她也減少知識內容,更專注刻劃故事角色。
20240823insight004
英張利用趣味劇情帶出知識性內容,使讀者更容易閱讀。(蓋亞文化提供)
《水都物語》因每回都有魚類出現,伍薰盡量把知識解說與劇情比例平均分配,但不會刻意要求,「有時劇情比重稍高,有時魚類介紹多一些,以能夠呈現故事氛圍為主。」
目前《水都物語》第3集正製作中,伍薰透露約完成7成,「其中有些故事是改寫讀者來信分享的困擾,我試著用魚類詮釋,不一定能提供解答,但或許能刺激出不一樣的想法。」
20240823insight004
《水都物語》單行本附有故事中登場的觀賞魚圖鑑,照片多由「Fishbook非魚不可」站長王忠敬提供。(海穹文化提供)
《採集人的野帳》則將迎來尾聲,英張最初規劃即是4~5集完結,「第5集確定是最後一集,已在分鏡,也會比前面幾集長一些。」相較早期的短篇作品,她認為長篇連載的創作節奏更穩定,「而且篇幅長,讀者才能感受角色變化,更融入故事;這部完結後,接下來也會以長篇創作為主。」
更新時間|2024.09.03 14:25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