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0 17:00 臺北時間

全球製造業漸回溫 機械公會:台灣機械業需「一工具」抗敵

mm-logo
財經理財
台灣機械業出口已逐步穩定,但工具機業仍有巨大挑戰。圖為機械公會理事長莊大立。(本刊資料照)
台灣機械業出口已逐步穩定,但工具機業仍有巨大挑戰。圖為機械公會理事長莊大立。(本刊資料照)
臺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今(10)日公布最新的台灣機械設備進出口統計數據,10月機械出口26.58億美元、年增11.8%,已逐漸回溫與穩定成長,但工具機僅為1.41億美元,年減23.1%,仍面臨巨大挑戰,關鍵不是對等關稅,而是匯率。
機械公會理事長莊大立日前表示,大家都知道台灣大量人才都被某產業吸走,但機械業目前也投身國防軍工、AI轉型等,需要相關人才一起努力;而機械業面臨的兩大難題,像是關稅及匯率,也讓業者很辛苦。
機械公會報告提到,美國與中國大陸為台灣機械出口的前兩大市場,累計2025年1到10月,台灣對中國大陸機械出口小幅增長5.3%,出口金額為59.2億美元;對美國出口則增加14.1%,出口金額68.3億美元。
10月機械出口持續成長,自今年2月起已連續9個月呈現正成長,雖然先前歷經美國對等關稅影響,對美出口上下震盪,但目前不確定性已逐漸降低,全球製造業有機會逐漸回溫。
然而新台幣匯率,是機械產業對外出口競爭力的關鍵,報告提到,近期新台幣匯率雖有小幅貶值,但幅度仍較競爭對手少,2021年至今,新台幣匯率貶值8.9%,日幣貶值幅度卻高達48.5%,兩者相差近40%。
所以過去台灣設備售價可較日本低2到3成,但這價差已被匯率吃掉、完全消失,尤其對工具機這類功能性較為標準之產品出口影響更為明顯,是造成出口訂單大幅減少的重要因素。
莊大立也提到,近期韓國的競爭對手也積極搶客,且他們都是背靠大財團、資金雄厚,台灣業者要突圍,要花很多力氣。
更新時間|2025.11.10 17:07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活動期間,動態雜誌免費線上閱讀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活動期間,動態雜誌免費線上閱讀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