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駐日外交官蘇啟誠自殺的案件開始、公投各方陣營以不實訊息拉攏選票、臺大學者研究假訊息的確對去年底的選舉造成影響,到立委補選時幾萬噸柚子倒進了水庫,讓新任行政院長蘇貞昌重批媒體的主管機關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什麼人都管不到,也什麼都不管」,承受巨大壓力的主委詹婷怡於 3 月底請辭。
民意對電視內容申訴的轉變
新聞失去民眾的信任,從 NCC 接獲的申訴內容可以看見明顯的轉變。過去民眾對電視的主要申訴內容,都是以節目為主,大多數為置入性行銷。但在 2013 年,首度轉變為以新聞報導為大宗。而新聞報導每年被投訴的原因,主要都是「內容不實、不公」。
新聞違反事實查證原則歷年來只罰了 4 件
民意對於新聞媒體的不滿,雖促成了 2015 年對於《衛星廣播電視法》的修法,法中明文規定,製播新聞時必須秉持查證原則,但修法至今,僅用此條文開罰了 4 件。
究竟是人們太大驚小怪,還是管制失靈?我們參考另一個數字,從「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從去年 7 月底至今年 3 月底共 77 件查核報告中,被判定為錯誤的訊息裡,有四分之一是經過媒體傳播。媒體的確成為傳遞假訊息的管道之一。
事實查核中心認證的媒體「錯誤報導」
這些「假新聞」,到底從何而來?
看完整專題→ 假新聞與它們的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