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救聲甚至驚擾了其他病房的患者,只是當下沒人知道發生了什麼事。雙和醫院副院長劉燦宏6月7日接受電訪表示,3名護理師當下受到非常大的驚嚇,不幸中的萬幸是,隔壁病房有2名男性護理師,「趕過來之後,情勢就反轉了。他們就擋在那個地方,讓那個人沒辦法(繼續)攻擊。」
但傷害已經造成,3名傷者,其中以右手手指神經與肌腱斷裂者傷勢最為嚴重,立即開刀修補接合,另外2名護理師則分別在胸闊及下腹部受傷。下腹部遭劃傷者傷到皮下位置,縫合後無大礙,卻是另外2名傷者住院時最關的心的人。劉燦宏說:「她們彼此之間都互相在保護,所以基本上不知道誰最嚴重。她們兩個都說那個人最嚴重,因為她流血最多。」
關心了同事,再關心自己家人。「她們不敢讓家人知道。」怕父母擔心,也怕家人知道在醫院上班有生命危險的話,大概會阻止她們繼續工作,「三個人的反應都一樣,就是不要跟她們父母說。她們真的是很護著她們這份工作,護著她們想再保護大家的這份心。」
就因為這份心,多少時候,醫護必須將病患的健康,放在比自己安全更重要的位置?
或者,他們有選擇權嗎?事件發生當下,雙北三級警戒甫進入第3週,疫情絲毫無減緩甚至穩定趨勢,醫療量能嚴重不足,急診人滿為患,甚至傳出病患等不到病床在急診室等到死去的新聞,全國陷入恐慌。
但醫護必須堅強。雙和醫院在病患攻擊護理師事件發生後,關於傷人的確診者,劉燦宏表示:「一度還以為他轉不走了…他留在那邊還是一直在罵啊,他沒有病識感說他殺了人,還一直在罵人,同仁的壓力非常大。」然醫護可能也對該名患者有不滿的情緒?劉燦宏說:「同仁是這樣,情緒歸情緒,該給的(照護)還是要給。我們後來怕的是,他雖然上了手銬,但如果他手銬掉了、掙脫了,那壓力是非常大的。」
我們好奇,疫情已經發生1年多,之前沒有針對類似事件做過演練?劉燦宏說:「之前有演練到2個病房,不知道會擴大到這麼多。指揮中心給我們的指令是要徵召10%的急性床,以我們800床的話,大概是80床。但現在都已經到120、130床了,早就超過了。現在的病房很多都不是作為正式隔離病房的設備,所以就出現問題。」
院方啟動心理照護機制,發現專責病房約有3成的同仁有失眠、焦慮、精神無法集中等狀況,需要深入輔導。除了院內的心理諮商,也安排他院的心理師加入,「有些同仁可能不希望跟院內的心理師講,怕對未來的升遷有影響。」
但要從根本解決問題,病患及家屬的態度仍很重要。劉燦宏說,當時在其他病房的患者看到新聞後,「真的是同仇敵愾。」院方的支持也很重要,「這個人,真的是犯了眾怒…」院方在安排精神科醫師確認患者狀況後,決定協助傷者向病患提出告訴,「本來還想說是不是傷害罪,後來我們確定是用殺人未遂,違反醫療法,妨害公務,還有傷害的部分,這是刑事。那民事的賠償當然也是有的。」
職災部分,院方則主動通報勞工局,「讓他們來做勞工檢查,包括人力的配置,檢查過是沒問題的。她們也會申請職災,有一些保險。」
雙和的攻擊事件反映出一個急迫待解的問題:護理人員也要有求救鈴。不只生理受到威脅時需要,心理健康逐漸瓦解時也需要,但這句用多少醫療前線的血汗才換來的結論,是否能發展成更完整的機制,尚未可知。
好消息是,身為復健科醫師的劉燦宏說,經過復健,肌腱斷裂的同仁應該不會留下太大後遺症。我們原希望能採訪到受傷的護理師,尤其當知道其中一位已回到原病房值大夜班,但劉燦宏代為婉拒,「我們醫院是盡量保護她們啦。好不容易平撫的心情…我覺得讓她們回歸平靜,可能是對她們最大的祝福。」
回歸平靜確實是最困難的事,如同該院內科住院醫師吳克宣事後在臉書上寫道:「他那幾刀,砍得簡單,背後卻毀了多少醫病關係、信賴、善良的心、其他更需要照顧的病人權力、馬上趕到現場辛苦的長官…這些,有辦法修復嗎?想到那幾位同伴平時嘻嘻哈哈的笑臉,他們出院後,還會保持同樣善良的心,笑顏依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