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3 05:58 臺北時間

【台廠猛追捕碳潮】馬斯克重金懸賞碳捕捉 台廠加入戰局力拚國際巨擘

mm-logo
財經理財
工廠煙道廢氣大部分都有二氧化碳,若能捕捉下來並善加利用,不僅能做到零碳,甚至可以創造新商機。(達志影像)
工廠煙道廢氣大部分都有二氧化碳,若能捕捉下來並善加利用,不僅能做到零碳,甚至可以創造新商機。(達志影像)
電動車龍頭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堪稱是近年最慧眼獨具的企業家,從電動車、儲能到低軌衛星,只要被馬斯克看上,總能吸引各大企業爭相投入、造就一番榮景。
今年初,馬斯克祭出一億美元賞金,鼓勵科學家與企業投入碳捕捉技術開發;在他登高一呼下,全球又掀起一股碳捕捉風潮。令人欣慰的是,台灣在碳捕捉領域也不落人後,在台塑、台泥、中鋼等排碳大戶的「力挺」下,正結合成大與工研院的碳捕捉技術,可望與國外業者一較高下。
同年9月,由是國內研發碳捕捉技術的頂尖專家—成大匯智綠色科技研究中心主任陳志勇研發、成大出資千萬打造的國內首座負碳排示範工廠正式啟用,除大亞電纜董事長沈尚弘外,包括副總統賴清德,以及中鋼、中油和長春石化等國內排碳大戶的董事長都曾親自造訪;此外,就連積極開發綠電資源的護國神山台積電也派出高層主管到此取經。
不僅如此,還有國際大廠找上成大,希望能夠技術合作,甚至整廠輸出海外。「像是泰國國營石化大廠,跟一家國際知名汽車廠,都對於勇伯開發的碳捕捉技術相當感興趣。」知情人士對本刊透露。
成大這座示範工廠採用的碳捕捉技術,係以「化學吸收法」為主,一年約可捕捉20噸的二氧化碳,透過收集工廠煙道低濃度二氧化碳煙氣後,經過燃燒,加入陳志勇自行研發的觸媒(吸收劑),讓二氧化碳可再生利用或封存,適用於既有工廠加裝,相當符合台灣多數工廠的需求。
由國內碳捕捉技術專家陳志勇研發、成大出資千萬打造的國內首座負碳排示範工廠,不少企業都來參訪取經。
據了解,目前在台塑仁武廠內已有一個小型的先導廠。陳志勇會與國內石化業龍頭廠台塑合作,源起於他與台塑石化董事長陳寶郎剛好是成大化工系的學長學弟。「碳中和已經不可逆的潮流,但現在沒一家廠商能碰到碳中和的核心。」陳寶郎在接受本刊訪問時直言,台塑集團過去就曾經想引進國外碳中和技術,卻因評估成本過高而胎死腹中。
看在專家眼中,碳捕捉遲遲難以推動到更多企業,關鍵還是在於「規模大小。」工研院綠能所副組長廖啓雯直言,目前碳捕捉工廠很難真正估算出成本,最終取決於規模大小。據工研院的研究調查顯示,建造碳捕捉工廠的成本並沒有想像中高,反而是設備運作所產生的能耗(耗電量)等問題,才是影響碳捕捉成本的關鍵之一,甚至「捕捉後的碳如何再應用」,所需的成本也是關鍵。
就以國外目前普遍的案例來看,平均捕捉一噸二氧化碳成本約70美元(新台幣1,940元),未來目標要降至50美元(新台幣1,385元)以下,才有可能達到經濟效益。令人振奮的是,國際能源總署(IEA)預測,捕碳加上儲碳成本未來可望一噸降至40美元(新台幣1,100元)。不過,廖啓雯仍樂觀認為,隨著國際碳交易的成本提高,將更容易促成企業大量導入碳捕捉技術,也會讓黃金交叉點提早到來。
台灣業者加速碳捕捉商業化腳步,歐美先進國家早已大規模運用,去年底為止,全球運轉中的商業化碳捕獲與封存設施已共有26座,每年捕獲二氧化碳的數量已超過4,000萬噸。
面對越來越嚴苛的減碳壓力,台灣的排碳大戶們正結合學研單位急起直追,一方面擴大商業規模、降低成本,同時也藉機打造碳捕捉產業鏈,一旦有機會躍上國際舞台,將替台灣再打下一個科技江山。
更新時間|2023.09.12 20:41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