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將會是電動與燃油巴士的黃金交叉點」,華德動能(以下簡稱華德)暨車王電子董事長蔡裕慶樂觀預估。因電巴初期產量不大,目前較不易吸引中國以外的國際大型車廠投入,時間點對台廠是有利的。而從特斯拉(Tesla)成功開創電動車市場的狀況分析,台廠想要站穩腳步,勢必許多關鍵零組件得自己設計、製造,甚至售後服務等也要一手包辦。
華德母公司車王電子,鑽研車用電子、引擎電子等技術,已近30年時間,在關鍵零組件設計上有相當大的掌握力,蔡裕慶自信滿滿地表示,無論是貨車、中巴、救護車等各種車型,華德都能協助設計。
「電巴只是一個淬鍊電動車產業發展的平台,要將汽車電動化就必須要有儲能系統的搭配,這是一個整體生態系統的架構。」蔡裕慶說道。華德最大的優勢,就是能提供廠商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從硬體零組件的供應,到軟體智慧電網、雲端後台管理到充電場站規劃等,都能一手包辦。
在這樣的策略下,華德在國際業務拓展上,已有些斬獲。目前已與日本住友合作,協助其建構智慧型充電廠站、充電電網等能源管理系統,並針對生產、測試、組裝、診斷等進行深度交流。住友在東南亞也有布局,雙方的合作可能延伸至東南亞。
蔡裕慶透露,華德與住友是策略合作夥伴,將聯合開發、設計與製造電巴,除日前發布技術授權給日本西鐵巴士外,未來將輸出日本更多電巴、載具電動化技術。在商業模式方面,華德聚焦於TTP(Technology Transfer and Partnership)技術轉移與夥伴關係的策略,不特別強調整車輸出國外,而是由當地廠商在地製造的策略合作方式。
「以我們的財力、人力,不易到世界各地設廠。」蔡裕慶說道。鴻海以外的台灣車廠,應採取輕量化策略,例如輸出軟體整車控制器(VCU)和影像管理系統(VMS),搭配關鍵零組件等技術,掌握軟硬體設計能力,反觀車身、底盤、骨架,甚至是駕駛儀表板等過於龐大,不一定非得由台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