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頻頻放話,應該是為了喊給美國政府聽,藉此跟美國政府多要一些東西。此外,也可以對台積電造成壓力,有利於雙方的合作談判。」群益創新科技基金經理人黃俊斌如此解讀。黃俊斌進一步分析,英特爾一切的擴廠動作應該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並非是要在晶圓代工業務方面,馬上跟台積電一較高下。
黃俊斌認為,在5奈米及3奈米市場,幾乎由台積電一家廠商獨拿。憑藉此優勢,台積電幫英特爾代工,將可拿到營收及獲利,但又不會失去技術的主導性。當然,英特爾也知道,所以就找上三星,希望仿效輝達(NVIDIA)、高通(Qualcomm)的模式,扶植三星,幫自己爭取有利的談判籌碼。只是,就輝達、高通的經驗而言,他們終究還是回頭擁抱台積電。
深入觀察,超微(AMD)能夠從小蝦米一路走上來,逐漸變成市場的「大咖」,外界普遍都認為是台積電幫了很大的忙。黃俊斌分析,AMD的成功帶給英特爾很大的震撼,所以,短期之內,英特爾勢必要硬著頭皮請台積電幫忙,但為了堵住對手持續進步,也不能就讓台積電就這樣繼續壯大下去。
黃俊斌研判,或許2、3年後,當英特爾自己的製程技術上來,而且半導體市場生態有所改變,英特爾與台積電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可能就會有新的變化。
現階段看來,英特爾能夠阻撓台積電發展與成長的武器與工具並不多,最有機會的方式,就是盡可能阻止或降低台積電取得美國政府的設廠補助。正是因為如此,基辛格才會一再呼籲美國政府只補助本土廠商。
知識力科技執行長曲建仲認為,台積電在歐美建廠的成本一定比台灣高,而多出來的成本一定要由歐美當地政府吸收,如果台積電美國新廠無法取得相關補助,而競爭對手英特爾有補助,那就會對台積電美國廠的競爭力造成不利影響。
針對基辛格直攻要害,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在台積電股東會意有所指地表示,雖然有人提出只補助美國公司,但既使美國業界,包括的半導體協會等,台積電跟他們有長期的溝通,他們也不認為要讓美國半導體產業復興,能夠單靠美國自己的半導體公司,這是行不通的!絕大部分的美國業界與政界都認為,必須開放全世界半導體公司到美國競爭。
黃俊斌則認為,目前是美國比較需要台積電,美國要台積電設廠又不給補助,實在說不過去。當然政治方面的角力,仍有可能影響美國補助的態度、金額等等。但縱使補助不如預期,台積電也有可能透過調整美國建廠計畫,降低對整體營運的衝擊。
事實上,劉德音曾說,台積電會持續進行美國的計畫,而且對於這個計劃對於財務面的影響,也做隨時的評估,目前公司希望能夠長期達到53%的高毛利率目標。基本上,這個目標是將日本廠與美國廠的運作都包括進去。
看來,雖然基辛格得逞的機率相當低,但萬一讓基辛格的談話發揮作用,劉德音胸中也早有「18套劇本」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