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萬霖位於林口新創園區,林奏延一邊回憶一邊感嘆地說到,2020年底,適逢新冠肺炎肆虐全球,行政院當時成立了三個小組,他個人負責檢驗試劑,當時看到韓國靠PCR(核酸)檢測救國,光快篩試劑外銷到義大利就賺了3億美元的外匯,反觀台灣竟然是零,除敦促食藥署將生技公司作為夥伴關係,更呼籲台灣發展生技真的需要加快腳步。
看到mRNA技術因新冠疫情而翻轉疫苗生態,林奏延特別指出,mRNA之所以能夠突破創新,是透過脂質奈米粒(LNP)來包覆不穩定的RNA,缺點是副作用多,「像我打了,會有兩天不大舒服,未來若用外泌體包覆,它本身就是人體天然物,相容性高,副作用可望減低很多。」
林奏延補充說道,這次疫情導致不少肺部纖維化的重症患者,除可用幹細胞治療,近一兩年利用外泌體治療肺部纖維化的學術研究數目也顯著增加,其他像是癌症、腦血管病變、神經退化性疾病如巴巴金森氏症及失智症等,都是外泌體非常熱門的選題方向。
艾萬霖首輪募資不過3千萬新台幣資本額,在資源有限下,林奏延相當務實,看好2027年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公司先選定退化性關節炎與視神經病變相關眼疾進行新藥開發,並分別與高雄醫學大學及慈濟眼科醫學研究中心展開前期臨床研究。
令林奏延欣慰的是,前行政院院長、現任東洋董事長林全,得知昔日部屬林奏延創業,除傾囊相授自己在業界的經營心法,東洋今年也參與艾萬霖第二輪的增資正式成為股東。
「我們雙方理念一拍即合,東洋在藥物傳輸系統的微脂體(Liposome)領域已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製造商,很多人找他們代工,若加上外泌體就可進一步強化東洋在藥物傳輸系統領域的競爭力,非常有遠見。」林奏延用堅定地語氣說,未來外泌體可跟微脂體一樣,用來包裹藥物提升療效或標靶傳輸,且因為更天然,市場潛力更大。
台灣生技公司規模普遍小,林奏延深知進軍國際一定要打團體戰,登高一呼,目前正積極籌組「外泌體產業大聯盟」,並找來台灣胞外體學會理事長、台大生物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沈湯龍共同籌備,希望產學共同打造完整的上下游鏈,加速外泌體在藥物作用機轉(Mechanism of Action, MoA)與藥物製程CMC(Chemistry, Manufacturing, Control)等商業化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