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秋意濃,天氣漸有涼意,然而,位於南港研究院路的生技中心(DCB)的會議室,一場以「外泌體應用」為主題的研討會卻是人氣沸騰,不但因疫情限額百名的座位座無虛席,線上開放的500名人數也被預約一空。不禁讓人好奇,外泌體這麼新穎又讓人陌生的生物技術名詞,何以有如此大的吸引力?
「還沒看報名資料前,我就猜報名者有一半應是醫美相關從業人員!」從事再生醫學研究領域十多年、當天擔任講者的生技中心處長劉韋博,一語道出外泌體產業目前的特殊生態與主要商業應用。
長久以來,再生醫學中的自體血小板(PRP)、臍帶血幹細胞等市場,就一直呈現醫美(修復、保養)與新藥(治療)共存現象;外泌體既是細胞的產物,故也循此模式從醫美領域率先浮出檯面,劉韋博客觀地分析,生技研發耗時又燒錢,藉由醫美共生來支持產業發展,若無違法未嘗不可。
劉韋博私下透露,其實,當天研討會也有不少細胞治療業者,想藉此交流了解如何在外泌體選題,進而取得門檻更高的臨床驗證與專利佈局。
「外泌體是人體真核細胞所分泌的胞外囊泡,僅30至150奈米這麼大,比細胞小很多,比頭髮細太多,完全看不見。本來在1980年以前,大家以為它只是細胞的廢棄物,後來才發現這小小的囊泡竟然和細胞膜一樣,都是雙層磷脂質的結構,裡面附有很多DNA、RNA等活性生物物質,具有再生因子、能力,方才讓其受到關注。」談到外泌體的發展,艾萬霖生技創辦人、前衛福部部長林奏延向本刊娓娓道來,更以垃圾變黃金來形容它戲劇般的際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