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菊貞表示,影片拍出來之後,不少人對她說,「蕭導演妳好會找故事」,可是拍攝過程中,她卻常聽到別人問,「南迴有故事嗎?不是沒人住那裡?」為影片尋找資源時,幾乎人們都會說,「這是拍鐵路的,應該找台鐵」或「試試看屏東、台東縣政府可不可以申請補助」。不過這些單位並未提供金援,在開拍前期,蕭菊貞更先一肩扛下所有支出。
由於經費拮据,南迴線各站之間距離又遠,拍攝時經常要外宿。蕭菊貞說,為了省錢,我們都盡量住便宜的地方,像是到枋寮就住鐵馬驛站,跟背包客和騎腳踏車的人一起住。而且南迴線上,要買東西也沒地方買,火車一路到底,經常拿著一顆飯糰就上車,下車再找吃的。因為每趟出外景,往往就是7、8人,甚至更多,來回一星期,花費累積相當可觀。
蕭菊貞後來發現每趟拍攝的交通、食宿費動輒數萬元,撐了3年,申請到國藝會補助150萬元。她接著陸續找朋友與企業小額贊助,不過後期製作、發行經費仍不足,又以群眾募資籌得約530萬元。
儘管影片拍出山海旖旎的南迴鐵道風光,卻未獲公部門經費贊助,蕭菊貞坦言無奈。不過她希望透過作品,帶領觀眾一覽火車與庶民生活互動的軌跡,「我拍的是南迴鐵路,更想講的是屬於台灣人的鐵道記憶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