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獲金馬獎、金鐘獎最佳美術設計與造型設計的黃文英,此次專心編導,但場景的歷史感與空間感都顯現她的美學品味。劇組先參考大量老照片,再透過搭景、特效,重現1940年代嘉義市噴水圓環、火車站前市街及地震後樣貌;另外也赴霧峰林家花園宮保第園區,拍攝舊日宴客表演場面;到台中東海大學,捕捉路思義教堂內部光影變化。
黃文英誇攝影指導余靜萍透過「框中有框」的鏡頭構圖,表現當下與回憶的轉換、空間的深度以及女主角受環境與情感限制的情境。配合片中的3個年代與人物性格,余靜萍在影像上,也以不同的鏡頭設計加以區隔、凸顯。
余靜萍解釋:「為了簡潔聚焦在40年代,所以用黑白攝影搭配綠色的濾鏡,讓演員皮膚的反差更有層次、質感更純淨。到8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加上有風花雪月的酒家戲,需要較濃烈豐富的色彩,所以使用跟拍攝電影《教父》同一款的老鏡頭。進入現代則以寫實澄澈為主,盡量用自然光。」
拍攝80年代的戲時,余靜萍將在中國大陸拍陳可辛電影《奪冠》、從資深攝影指導趙曉時身上學到的打光經驗派上用場,將光打在地板,捕捉地板反射到臉上的幽微光線。她形容,拍這部片像重回攝影的本質,「就是觀察、凝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