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航空業的發展幾乎是許多人用性命換來的,Volocopter做得最早,但也還在所謂的試飛階段,相形之下,億航早就到處飛了!」無人飛行載具新創新樂飛共同創辦人Linder不客氣地點出中國發展比歐美更快的原因。
Linder解釋說道,歐盟航空安全局(EASA)的空中計程車飛行安全係數要求是10的負9次方,相當於飛行10億個小時,只允許一次出錯機會;而中國飛行係數要求僅10的負5次方,意味它每飛行10萬個小時,就有可能出錯一次。換句話說,歐洲對安全要求的重視度高出中國1萬倍之多,「說實在,中國現在就是用命來換(產業)、就是搏命。」Linder感嘆地說。
事實上,空中計程車的發展,與法規息息相關,工研院機械所副所長彭文陽舉例,美國FAA便與Joby Aviation密切配合,由業者協助制訂新形態載人飛行器的測試方法。就連EASA也開始制定新型態飛行器的檢驗方法,態度逐漸趨於開放。「各國將空中計程車視為下一波刺激新經濟活力,也反映對空中計程車管理態度的轉變。」彭文陽說。
除了法令的寬鬆程度外,中國的產業競爭力也比歐美廠商有利。「空中計程車發展像電動車一樣,關鍵零組件在電池跟馬達,這是中國有機會超英趕美之所在。」Linder提出他的觀察並進一步表示,在航空產業,中國現在還難以與歐美抗衡,但在電動車領域,則已有實力與之較勁,故投注相當大資源,如政府在多地區設立低空經濟特區,積極拓展市場版圖,放眼全球,擁有最多空中計程車廠商的國家就是中國。
另一方面,彭文陽則指出,與空中計程車的動力系統、車體、機體製造工藝相似度最高的就是電動車產業,因此Archer Aviation有許多員工,來自特斯拉(Tesla)負責開發電動動力的工程師。
而從實際業者布局上,也可看到韓國現代汽車、中國小鵬汽車旗下的小鵬匯天、大眾中國,以及日本的豐田都是以汽車製造背景切入空中計程車產業。
回頭看台灣,目前已在空中計程車領域闖出成績者,當屬台泥集團旗下研發電池模組廠商能元科技。彭文陽表示,能元科技已成功打進Archer Aviation供應鏈,將其動力電池導入空中計程車方案。
「針對空中計程車成品,台灣短期不會有自主研發的機型或系統,因台灣多數廠商將自己定位為製造加工或次系統、次模組組裝的角色;因此,若無政府的專案或科研計畫支持,難有顯著成績。」彭文陽語重心長地說。
彭文陽認為,空中計程車是非常複雜的生態系統,因此必須盡早啟動自主研發或策略聯盟,集結如漢翔、長榮航太、亞航等較具規模企業投入,而非被動等待未來的代工機會。
一位不願具名的無人機業者表示,包括日本SkyDrive、美國Joby Aviation及德國Volocopter等全球空中計程車指標廠商,都曾先後表達與台灣航太、無人機及電動車相關供應鏈洽談合作機會的意願。「從零組件角色切入,台廠絕對有機會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該業者有信心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