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從蔡英文總統上任以來,連續第9年調漲基本工資,有趣的是,過往調整基本工資都會引發資方抗議,但是今年勞資和諧,調薪共識早早形成,這是新任勞動部長何佩珊發揮溝通專長的成果,但是也讓所有人都看到,台灣勞力供需已經改變的底層問題,因為缺工,資方早已主動調高現有員工的薪資,自然不在意最低工資調幅。此次審議會勞資雙方的委員熱烈討論缺工問題,焦點議題從調薪,變成解決缺工,「召開全國缺工會議」竟然成為最低工資審議會的焦點議題。
有不少中小企業主找不到工人,都會怪罪台積電,說台積電把大學頂尖學生搶走也就算了,現在為了擴廠,還提供高薪爭搶營建、水電工人。這個說法對台積電並不公平,整個台灣的就業市場勞工人數高達1千萬人,台積電全體員工人數也就6萬多人,不到勞工人數的1%,台積電能夠用高薪來增加優質勞工的收入,不只是勞資雙贏的典範,更惠及消費、政府稅收、地產等整體經濟層面,這樣的雇主,當然應該要掌聲鼓勵。
台灣面臨的缺工挑戰,其實是全方位、立體化的問題。從橫向來看,不論是製造業、營建業、服務業、交通業、甚至醫療事業,都同時出現缺工危機;從縱向來看,每一家公司都有大量四、五年級戰後嬰兒潮即將退休,而九、十年級的千禧世代新進就業人數大減的世代交替問題。
這次規劃中的「全國缺工會議」,焦點在擴大引進移工,但是各行各業都需要移工,工廠、公共工程、都市大量冒出的在建大樓都需要大量移工,而因為護理人員短缺而被迫關閉病床、醫療服務品質大降的醫院,長照相關的各式安養中心,同樣需要移工來補充最基層的人力,甚至因為找不到司機而減班的公車,是否可以用移工來擔任司機等,則會挑戰台灣社會的包容力。
增加移工當然是解決眼前缺工危機的特效藥,但是能夠服用多少、用在甚麼場域,都要精密計算,還有,最終要容許多少外籍勞工融入台灣社會,成為注入活水的「新住民」,也需要整體、長期的策略性規劃。
更進一步,「自動化」是產業發展的必然,在擬定缺工對策的同時,加上鼓勵產業自動化的政策誘因,以提升勞工單位產值,創造企業獲利。「全國缺工會議」應該要開,而且必須跨出勞動部,再加上經濟部、衛福部、交通部、內政部等權責單位,全面探討台灣社會發展與經濟轉型升級的需求。能不能拉高視野,就看卓榮泰的格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