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鉛安全媽媽」創辦人魯賓(Tamara Rubin)表示,這些產品可能透過天然添加物如膨潤土、羥基磷灰石與碳酸鈣等原料引入重金屬。鉛含量較高的牙膏,多數含有膨潤土。而鉛本身已被美國聯邦政府確認為「任何劑量皆有毒」,且目前聯邦的容許上限(20,000ppb)明顯高於部分州如華盛頓州所訂定的新標準(1,000ppb),引發專家批評監管不足。
對此,衛福部食藥署回應表示,依我國《化粧品衛生安全管理法》,牙膏若含鉛、砷、汞、鎘等成分,其殘留量不得超過法定標準,違者將面臨2萬至500萬元罰鍰,並可按次處罰。現階段,民眾應注意產品標示與來源,選擇合格產品。
「無毒教母」譚敦慈也提出實用建議,她表示,固定使用單一品牌可能讓人體暴露於同類添加物長期累積,建議「分散使用、降低風險」。她個人習慣使用純素色、成分單純的牙膏,並根據牙齒狀況挑選產品,例如蛀牙者可選含氟濃度較高的牙膏。
譚敦慈強調,刷牙的正確順序也有助保護牙齒,建議應先以清水漱口去除食物殘渣,再用牙線與牙間刷清潔牙縫,最後使用沖牙器輔助,減少琺瑯質受損風險。為避免牙刷孳生黴菌,她每3週更換牙刷,並分開存放家人牙刷,甚至建議每人使用專屬牙膏以防交叉感染。
台北長庚紀念醫院牙科副主任林岱民則補充,刷牙應採「貝氏刷牙法」,以45度角輕刷牙齒與牙齦交界處,並選用柔軟刷毛,避免硬刷造成牙齦退縮與琺瑯質磨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