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年能進《蘋果日報》資料室,也是跌破很多人眼鏡。」林志軒是文化大學武術系畢業,同學大部分擔任保全、保鑣,不然就去考警察或消防隊,「他們聽到我在《蘋果日報》上班,都會大叫:『哇賽!好酷喔。』」
彼時《蘋果日報》正夯,林志軒因大二就在文大圖書館當志工,大三那年有機會進《蘋果日報》資料室當工讀生,「我因雙親年邁又是獨子,只需當一週國民兵,畢業、退伍後,資料室主管就問我要不要轉正職。」
林志軒說,當年資料室同事,就算不是圖資系畢業,也都是大傳相關科系,他因非本科系出身,起薪比其他人低,只有3.1萬,但他不以為意,「我覺得我同事都是神,有人精通日語、有人精通韓語,我看不懂的,他們都看得懂。能跟他們一起工作,我覺得很光榮。」他坦言,當時自己其實有點自卑。
資料室工作繁瑣,最重要就是要會google、要下關鍵字,把攝影記者每天丟進來的大量照片查出人、事、時、地,掃描歸檔,「這些照片沒歸檔就只是垃圾,歸了檔,才有價值。」他自知學歷不如人,工作加倍努力,「要記各大品牌、車子廠牌,精品還要會分是正版還盜版。回家要看電視新聞、要認人,《康熙來了》也必看,記者來調照片,不能搞錯事件、認錯人、調錯圖。」
他的薪水從3.1萬慢慢加到3.9萬,省吃儉用存下幾十萬元,頂下舞蹈教室開武館,週末教小朋友武術。2013年家裡發生巨變,「我爸是文盲,房子被騙走,我媽氣到中風,我們最慘時沒地方住,擠8坪小屋,我一人養家,後來我爸過世,我還要照顧我媽起居。」他鼓起勇氣問主管有無加薪可能,「主管說到頂就是這個薪水,除非再去相關科系進修。」他決定離開報社,並結束不賺錢的武館,想找收入高的工作。
「那是人生最低潮的時期,每天都很煩躁,很想不顧一切去殺死騙我爸的人。後來帶我媽去教會,每天唱詩歌…心情才慢慢平靜下來。」重振精神後,他先去考大客車駕照,當了半年公車司機,「薪水有6萬多元,但菜鳥司機的班都排很爛,常常開到半夜,第2天又最早班,也算血汗工作。」為了提神他狂抽菸,搞壞支氣管,開公車還帶著媽媽,「我不放心我媽一個人在家,就都帶著她。後來主管叫我不要再帶媽媽上班,我說那我不做了。」
非常孝順的林志軒,因為常帶媽媽去按摩復健,決定花2萬元到協會學按摩的經絡手法。後來聽師傅說按摩業只要技術在手還滿好賺的,本來就有點基礎的他,學了半年就出師,從推拿館做起。
「精油、指壓手法愈來愈純熟,就到大型養身會館上班。」那時還沒疫情,觀光客很多,他曾一天按16小時,賺6、7千元,「疫情前,月入7、8萬元是基本。」不過,他說也常遇到男同志性騷,「按摩按到自己脫光,不然就是說深蹲蹲到該邊(胯下)肌肉很緊,要我多加強那邊。」林志軒說他不會太介意,但會提醒自己按摩手法不要太輕柔,免得更撩發對方慾火。
林志軒說,在《蘋果日報》資料室上班雖然較體面,但薪水不多,壓力又大,「那時我也把自己當服務業,以前是服務記者,現在服務客人。差最多的是心態,以前每天都想休假,現在難得休一天,還怕錯過生意好的日子。」
去年林志軒經朋友介紹娶了嫩妻,女兒剛出生3個月,也在新北市買了房,一家四口三代同堂,他靠努力、勞力撐起一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