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語警報 語言力量是存在的
日本的細心也展現在媒體傳播上。能登半島地震,NHK電視台女主播山內泉,以強烈語氣大聲呼籲民眾「立刻避難」的播報方式,引起很大的討論。日本TBS廣播節目主持人、評論家荻上紀知接受我們專訪時提到,這是NHK的組織訓練,先前主播不會這樣播報,但他認為非常必要,「1月1日是日本過年,大部分的人齊聚一堂喝酒吃飯,不用這樣的方式,很難提高警覺。」
震災第3天,我們在開往志賀的海邊公路,收到日本氣象局的地震緊急警報,警報不僅使用繁體中文,還有中文語音提醒。荻上紀知向我們解釋,過去包括外國人、高齡者、小孩、智能障礙等族群,因為接收災害訊息的能力較為薄弱,在日文被稱為「災害弱者」,現在統一改為「災害時需要支援的人」,近來日本觀光客、外籍移工及配偶大幅增加,隨著外籍移居率提高,「如果看到警示是自己的母語,會有一種被日本這個地方關心的感覺,語言的力量是存在的。」
荻上紀知曾寫過有關311大地震的書,能登半島地震發生時,擁有快17萬推特粉絲的他正在新幹線上。他一邊關心地震新聞,一邊協助轉發金澤市避難所的中文消息給不懂日文的台灣觀光客。他轉發的訊息不只有平常使用的日文版本,還有一版淺顯易懂的日文,後者的用意是方便剛學日文的外國人、小孩、老人理解;簡單的日文,翻譯軟體解讀的精確性也會提高。
荻上紀知也提到,能登半島因地勢進入不易,地震後又交通斷裂、網路斷訊,前期新聞照片看似不那麼「震撼」,但到第5、6天,隨著物資、救災的人力與媒體進入重災區,大家逐漸知道情況嚴峻。媒體如何維持報導的平衡,讓觀眾知道哪些地方如金澤車站與新幹線,已經復甦,哪些地方如能登半島北部,很需要支援,將是未來的課題。
支援媒體 希望災區得到關注
事實上,地震隔日,日本接連發生羽田機場飛機降落事故、山手線隨機砍人等事件,觀眾很快被分散注意力。震災第2天,黃金救援72小時都還沒結束,日本全國性的電視台特別節目就不再進行能登大地震的報導。在311東日本大地震捐出最多款項的台灣,也因正逢選舉或前期災損規模不大,關心不似以往。然而,隨著救援持續進行,傷亡人數攀升,大雪、雷雨與土石流,也讓搜救環境雪上加霜。
「單靠石川縣的力量,絕對是沒辦法的。」在日本生活38年、在金澤近江町市場開設廣東料理餐廳的高仙桃憂心說道。能登半島地震,台灣多家電視台飛來採訪,卻因災區地勢險峻,包車困難,難以到達,不少媒體靠高仙桃傾力相助。「為什麼我願意?也是希望災民能得到關注。很多倒塌的房子,屋主陷入困難,他們不知道能不能再蓋?一來沒有錢,二來不敢在相同的地方居住。」本刊採訪團隊,也是在北陸媒體中心幫忙下,才能帶著物資,接連前進災區。
其中,從金澤前往珠洲市,來回必定超過一天,在不打擾災區的前提下,曾二次造訪台灣的北陸媒體中心社長小林正明,親自開車載我們前往,他說:「台灣人飛了上千公里來災區關心我們,身為能登半島人的我,怎能不為家鄉盡點心力?」
截稿時,大雪覆蓋,讓救援行動再度停擺。但台日友好的情誼,或許是災區一道微弱的光。離開珠洲市前,一位紅十字會的救援人士從旁而過,忽然傳來一段中文的語音:「一直以來,謝謝你們(台灣)的照顧了。」我回過頭,那位紅十字會的日本先生,正拿著翻譯機對著我們微笑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