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一波AI大浪潮前,台灣硬體代工廠過去也曾有一段輝煌大賺的時期。像是2000年筆電需求快速成長時,廣達的毛利率就曾有二位數的水準。隨著筆電成長趨緩,加上競爭者眾,毛利率開始一路下探,2010年,筆電代工毛利率竟只剩下3到4%,加上業績看不到成長性,股價長期委靡不振,投資界因此戲稱電子五哥為「茅山道士(毛利3%到4%)」。
過去十年,市場主流又從筆電轉向手機,訂單被鴻海、和碩兩強分食,廣達、緯創、英業達等筆電廠,紛紛轉進雲端伺服器代工,直到2022年底ChatGPT爆紅,吸引微軟、Google、臉書與特斯拉等科技大咖投入AI算力軍備競賽,不僅讓黃仁勳成了AI教父,更讓廣達、緯創、技嘉等合作夥伴醜小鴨變天鵝。
像廣達毛利率從4.27%攀升逾倍,到2024年第二季已提高到8.58%,緯創毛利率也從3.93%提高到9.29%,二家公司去年獲利成長率都達5成以上,相當驚人。
一位資深科技業者觀察,過去十年來,廣達在AI市場默默耕耘、惦惦賺,後來鴻海、緯創、技嘉陸續加入分食,自從生成式AI—ChatGPT爆紅後,長期在AI伺服器缺席的仁寶、和碩與微星都殺進來搶大餅。
像是和碩日前在加州矽谷聖克拉拉新辦公室開幕,董事長童子賢就趁著參加輝達GTC大會前往替員工打氣,童子賢透露,會持續擴編AI團隊。
除和碩外,過去二年未被黃仁勳邀請聚餐的仁寶董事長陳瑞聰也急起直追,組建團隊爭訂單,市場傳出仁寶用高於一倍的薪資大舉挖角。「Ray(陳瑞聰)向來搶單都不手軟,AI伺服器利潤,在很短時間就殺到比傳統伺服器利潤更低,一點也不意外。」另一科技業高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