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成立於1971年,最初只有專賣咖啡豆,之後陸續轉變經營型態、快速展店,成為美式生活的象徵之一。
1996年星巴克首次在北美以外的地區開店,新據點坐落在日本東京銀座,如今星巴克在全球已有近21,000間分店,遍布北美、南美洲、歐洲、中東及太平洋區,而根據不同市場情況,有獨資自營、合資公司、許可協議、授權經營等不同用作模式。
但近年因為公司策略,星巴克總部開始收回部分地區的代理權,改為自營模式,市場人士分析,在進入陌生市場時,星巴克通常會選擇當地的合作夥伴,輔助其進入全新市場,等到市場成熟、盈利規模可觀,母公司就會想拿回控制權。
以中國大陸為例,1999年初星巴克將北京、天津等地的代理權,授予漢鼎亞太投資公司和北京三元集團(現為首農集團),由雙方共同成立北京美大咖啡有限公司,但2005年當地政府允許外資企業獨資開店後,星巴克隔年就宣布向漢鼎亞太收購美大咖啡90%股權,接著持有10%股權的三元集團也退出,由總部全面接管該地區門市。
2011年,星巴克也買回香港美心集團所持有廣東、海南、四川、陝西、湖北與重慶等區域的星巴克股權,香港美心則保住港澳地區的經營,改為百分之百持有港澳星巴克授權經營。
而統一集團在17年前也與星巴克合作,當時統一、統一超、美國星巴克合資成立上海統一星巴克,分別持有45%、50%和5%的股份,營運範圍擴及江蘇、浙江、上海,但2003年統一集團宣布,統一、統一超將分別出售上海星巴克25%和20%給美國星巴克,也就是說,加上原來持有的5%股權,美國星巴克總部就在上海星巴克中擁有了50%的股權。
昨天統一集團又再次召開記者會,宣布將手中上海星巴克全數股權出售給美國星巴克,轉而加碼台灣,知情人士指出:「現在店數開出來了,他們(美國星巴克)自己管就簡單了,跟大品牌做事就是這樣。」
零售業的業者也說,看好中國大陸市場發展,其實早在4年前就傳出,美國星巴克要買回上海星巴克股權,如今統一集團多次協商,最後讓出大陸金雞母、保住台灣,算是各取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