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案地主戶彭龍三代表律師蔡易廷就認為,「都更最根本問題還是缺乏正當性下,強制剝奪他人財產,卻給予實施者高額的容積獎勵。」
蔡易廷以台塑大樓為例,該大樓產權單純,只是企業總部舊了要重蓋,國家就補助容積獎勵,「都更應是有必要、公益性或是危及人身安全,像是海砂屋、危樓等,才有立即執行的必要性、正當性。」
不過,曾處理過北市安和路芝麻大廈都更案,親眼見證都更案從幾近成功到破局的日恒事務所律師謝進益卻不同調,他指出唯有把餅做大,讓建商有籌碼去運作整合,才能在尊重多數,又有誘因讓少數人同意形成共識。至於釘子戶問題,他建議,或許可由第三方機構進行具法律效力的仲裁。
過去房市大好時,縱使都更再怎麼窒礙難行,在強大誘因下,地主、建商、投資客都願意奮力一搏。但如今房市反轉下修,政府更是有空間審慎思考,全台逾340萬戶的老屋,如何不傷及憲法保障的人民基本權益下,也能推動都市更新,避免老屋造成的居住危機,這一切都考驗蔡政府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