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到釘子戶時,政府有責任代拆。」 行政院長賴清德日前接受本刊專訪時如此宣示。最近頻上媒體談新政的賴清德,除了一例一休修法主戰場外,外界關注的還包括涉及居住安全、憲法保障權益種種複雜議題的《都更條例》修正草案。
11月下旬,由賴揆拍板的都更新法,除了在賦稅減半、提供金融協助等利多外,最根本還是要解決不同意戶(俗稱釘子戶)爭議。新法中,賴揆針對釘子戶祭出4道關卡,就是要減少釘子戶延遲都更進度狀況出現。
本刊調查,賴揆一上任就釋出都更利多,恐怕和近年北市都更申請件數大減,建商紛紛解約手上都更案有關。從近6年北市都更處數據來看,都更新計畫送件數,在2015年以146件達到最高峰,但2016年遽降百件,掉到只剩43件,年減7成,今年截至10月底更僅剩29件。
北市都市更新處更新事業科科長江中信就說,撇除2015年因為「一坪換一坪」專案到期,都更申請件數爆量,整體申請數字確實從高點下滑。
然而,據內政部統計,全台逾340萬戶的老屋,將近是所有房屋數的一半,而台灣又位處地震帶,多數房子的防災、抗震能力顯然不足。
官方端出政策牛肉,但業者還是不買單。過去有「都更大戶」稱號的全坤建,先前就在法說會上宣示,要壯士斷腕解約手上超過10個都更案;力麒建設也表示不再碰都更案;深耕都更多年的基泰建設,這幾年也將20多件都更案減半至10多件,爆出建商都更撤退潮。
全坤建總經理廖學新接受本刊採訪時,特別導覽全坤建效法日本打造的都更會館,推開會館大門,牆上掛滿歷年推案實績、桌上擺的都是建案模型,「這是我們自己設計的防蚊蟲建築工法。」「這個投影3D模型,是特別請國外製作的。」廖學新說,他們都會請都更地主來參觀會館,爭取信任。
「這是我們在北市松江路的案子,還是台灣第一個得到Cityscape Asia國際建築規劃獎項的都更案!」廖學新自豪地說。諷刺的是,這個都更案也在這波解約潮中棄守。
事實上,2012年文林苑抗爭事件,是全坤建棄守都更的關鍵。廖學新指出,當時明顯感受住戶的態度轉變,都更愈發難談,從那時起,全坤建陸續解約都更案,「永春案爆發後,更下定決心短期內不再接觸都更。」全坤建付出數千萬元解約金,更別提無法計算的人力與時間成本,「有一個整合案談了10年,最後心血付諸東流。」
不只全坤建,力麒建設董事長郭淑珍也說:「都更案我們不太想做了。」她指出,力麒目前在天母有2個都更案,其中一案談了10年還沒成,就是和一位屋主談不攏,「那屋主要的實在太多,還請議員找我們,就算給他再多,他也不見得同意。為了一個貪心的人,卡死全部的人。」「加上永春案根本就是倒退走,以後再觀望吧!」
至於耕耘都更案多年的基泰建設,甚至將20多件都更案減半,剩10多件。面對都更案,基泰建設發言人林家正說:「我們只能消極選案子,沒辦法有什麼積極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