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6 05:29 臺北時間

【理財最前線】川劇變臉美債跛跌 債券反敗為勝操作攻略

mm-logo
財經理財
受到川普對等關稅衝擊影響,不僅股市跳水,就連美債也遭到拋售,投資人備感茫然。(東方IC)
受到川普對等關稅衝擊影響,不僅股市跳水,就連美債也遭到拋售,投資人備感茫然。(東方IC)
對等關稅打趴全球投資市場,股債大震盪,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一度飆破4.5%,美債價格跛腳下跌,這讓以往被視為「資金避風港」的美債受到質疑。投資人憂心現在還能抱美債?債券防禦效果失效?專家表示,川普的「人造熊市」只是一時,長期來看,股債仍呈負相關,抱債領息更是沒問題。
20250414money001
專家表示,雖然債市近期出現較大幅度的修正,但長期仍具避險效果。
關稅戰越演越烈,美股震不停,即使川普釋出願與各國溝通的訊號,但政策朝令夕改,不確定性持續升高。尤其川普對貿易夥伴下重手,全球央行對於持有美元態度動搖,各國報復性拋售美債,再加上對沖基金被迫賣出國債現貨並平掉期貨空頭倉位,「基差交易」平倉潮成為債市大跌的催化劑。面對股債雙殺的局面,投資人備感茫然。

做好股債平衡配置

「川普操縱市場太混亂,我們預測沒有用,但我們就不作為嗎?現階段做好股債平衡配置最重要。」投資達人怪老子強調。只是很多人質疑股債雙跌,股債配置仍適用嗎?債券是不是失去防禦效果了?
20250414money001
專家強調,債券再怎麼跌也不會像股票變成壁紙,且未來拿回本息都一樣,價低買入越划算。
怪老子以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時的市場為例,當時也曾出現過股債雙殺局面,如今投資人再經歷一次,但他提醒,股債配置確實能讓資產波動更小,盡量做到降低風險,「但絕不是完美消除所有波動,真有這麼神奇,就能創造出毫無風險的組合了。」他解釋,畢竟股債間不是負一的完美負相關,而是約-0.2,所以股債雙殺或股債雙漲都是有可能發生的。
基金醫生馮志源則指出,美債殖利率飆升、美元指數下跌,顯示美債、美元雙雙被拋售,對市場雖是一大警訊,但這只是一時的。且不同於2020年疫情期間是病毒造成景氣急凍,這次川普的「人造熊市」具可控性,短期受政策拖累債券價格波動大,但長期仍具避險效果。

一、長抱公債 安穩領息

「債券是固定收益商品,抱債避險沒問題!」億元教授鄭廳宜解惑,「同樣是固定收益商品,定存利率只有1.725%(台銀一年期定儲固定利率),但投資人持有美國公債的這段期間,殖利率4%至5%,只要未來回到低利率時代,還有價差空間可以賺,抱10年會很開心!」
20250414money001
鄭廳宜以手上持有的中信、國泰等美債20年ETF來看,「年化配息率大約5%,能安穩領息,擔心什麼?」他認為大家都太心急了,急著要立刻賺到資本利得,才會有那麼大的情緒反應。
滿手美債的怪老子也是老神在在,「債券是固定收益商品,我享受近6%殖利率,而且我領到的息收,不因價格漲跌而改變,那我幹嘛要賣?」以元大美債20年(00679B)為例,如今平均到期殖利率來到4.95%,「手上沒有債券部位的投資人,現在反而是進場的好時機。」
20250414money001

二、買投等債 抗波動性

相對美債被視為「無風險資產」的代表,投等債因為與股市連動性較高,在未來經濟恐衰退的情況下,一旦違約率上升,大家好奇,是否會受到較大的衝擊?
怪老子解釋,如果投資人持有的是單一公司債,確實風險較高,但若買的是公司債ETF,因為成分債是一籃子標的,所以不用擔心。「真的經濟衰退了,投等債放著領息也OK,息收不會縮水;倒是如果是之前因為銀行借貸利率低,借錢出來買投等債的投資人要注意,因為當需要還錢給銀行時,若賣出價格比起先前進場時的成本來得低,會出現資本利損。」
「其實投等債的債息有5至6%,比公債更好,波動度也較低,可說是股災神隊友。」馮志源說。Bloomberg統計歷年台股高點回檔18.69%,BBB級公司債可以逆勢上漲1.99%;CMoney分析也顯示,長天期美債ETF在近一年波動度平均超過12%,而長天期投等債ETF近一年波動度僅為10%。國泰投信基金經理人李育齡以去年8月初台股重挫達12%,BBB級公司債還小幅上揚為例表示,投等債確實是較佳選擇。

三、短不如長 價差可期

在這波關稅風暴下,大家又紛紛將巴菲特奉為神,原因不外乎旗下波克夏集團自去年起狂囤現金,另外,也大量買進短債。「在利率波動下,短債ETF價格敏感度較低,適合短期避險或等待市場明朗時的資金停泊站。而長天期公債或投等債,則可瞄準聯準會降息後的債市利多。」中國信託投信表示。
20250414money001
關稅戰越演越烈,出貨潮、囤貨潮、搶運潮都出籠,投資決策及供應鏈布局皆面臨風險。(翻攝Maersk臉書)
怪老子說明,短債可作為資金停泊站,是為了伺機而動到股市撿便宜,但現階段長債跌深更具投資價值,因為債券再怎麼跌,也不會像股票變成壁紙,而且既然未來可拿回的本息都一樣,代表商品沒有改變,那麼價格越便宜買入,當然越划算,而債券ETF的漲跌只看「存續期間」,所以除非是短期避險考量,否則長債仍是首選。

投資跟隨美財政部

「我以前說,投資要跟著美國聯準會走,但是今年要改為跟著美國財政部走。」鄭廳宜指出,美財長貝森特在華爾街當CEO操盤35年,川普的財政、貿易等改善措施,都要仰賴貝森特,且貝森特多次在公開訪談中,表明要壓低美國公債殖利率,一反以往政府官員含糊表態,「買就對了,我們不是神,不會抓到絕對低點,趁現在用閒錢進場布局,就能坐等資本利得空間。」
20250414money001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多次在公開訪談中,表明要壓低美國公債殖利率。(翻攝自貝森特X)
鄭廳宜計算,市場預估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在年底會降到3.75%,以目前美國20年期公債殖利率約4.7%,保守估計20年期公債殖利率年底將降至4%,可見還有0.7%的空間。「20年期長債的存續期間大約16年,利率每降1%、價格就上升16%,若至年底,美國20年期公債殖利率還有0.7%的下降空間,那麼抱長債可以賺到的價差就有11%。」
20250414money001
億元教授鄭廳宜指出,債券是固定收益商品,長抱美債安穩領息,靜待價差。
鄭廳宜也透露自己的債券操作策略,若台股止穩了,會將債券一部分部位獲利了結,將三分之一的資金投入股市,並等待美國20年期公債殖利率降到3%,代表美債價格位居高檔時,就會全部出脫美債。
更新時間|2025.04.16 05:30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