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太古集團總代理強調,騰勢是國際品牌,並非中國生產,希望藉此規避經濟部法規,以免違反政府禁止中國品牌汽車整車進口的政策。
「太古早在去年就與比亞迪接觸,並已簽訂合作備忘錄,今年1月太古也在台申請騰勢的簡體字與英文以及廠徽等商標,開始陸續招募經銷商,並將部分車種送審檢驗,只差核發取得車型合格證明書就能進口台灣銷售。」業內人士指出,市場更盛傳太古要引入的是高階電動休旅車款D9、N8。

去年,經濟部為防止中國車在台傾銷,祭出國產車自製率的新政,針對「陸資與國際品牌合資者(如騰勢)」「陸資併購之國際品牌者(如MG、VOLVO)」「國際品牌(在中國生產者,如北京現代)」與「中國大陸品牌(比亞迪)」生產者全都納入管理,更明訂在台生產的合作車廠,要配合提出在地化供應鏈合作價值比率承諾,且比率須逐年提高,上市第1年15%,第2年25%,第3年要達35%的本土自製率。
先前在台熱銷的MG就受此政策重擊,導致銷售急凍,直到今年初取得經濟部自製率審查核可才恢復生產銷售。「MG這條路被封,大家都開始想辦法繞第三地來台,如果不讓中國整車進口,就掛個國際品牌,一樣可以登台。」資深業者分析。
尤其被中國吉利集團併購的瑞典品牌VOLVO,旗下純電動小車EX30也是由北京開發,今年以「MG模式(從中國運送CKD組件)」到馬來西亞廠組裝再進口台灣,已取得車型合格證明,並於2月在台上市,5月開始交車,只要142萬元的入門車款更將在第3季開賣,因此給了太古更好的藉口。「如果吉利併購的瑞典VOLVO EX30可以進台灣,那掛上曾經與賓士合資的騰勢品牌,為何不能進?」業者直指現行的法規標準說。
騰勢是比亞迪2012年與德國賓士集團持股各半、合資成立的高階電動車品牌,2022年比亞迪持股提高至9成;去年9月再收購賓士剩餘的10%股權,讓騰勢成了比亞迪的全資子公司。「如果經濟部真的要擋騰勢,未來可能連VOLVO也會遭殃。」進口車業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