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30 05:58 臺北時間

【港人留台難1】留下來或繼續逃? 2020受訪的港人手足後來怎麼了

mm-logo
人物
阿金近日參訪文總「備份一座城市」特展,現場展出香港《蘋果日報》的重要報導。因國安法,香港《蘋果日報》已停刊。
阿金近日參訪文總「備份一座城市」特展,現場展出香港《蘋果日報》的重要報導。因國安法,香港《蘋果日報》已停刊。
2019年下半年起,曾參與香港反送中運動的抗爭者陸續逃抵台灣。據不完全統計,3年來台灣至少容納上百名具高度政治風險的香港抗爭者,其中逾百人已經離台。
本刊獨家掌握一項最近上路、港澳條例架構下的專案措施,符合要件的港人,政府將協助取得工作許可,從專案通過日起算,最快在台居留5年就可申請定居。我們找到2020年受訪的抗爭者,他們的年齡皆不超過30歲,這批流亡世代目前在台灣,有人正考慮去其他國家。時代巨變下,面對台灣政府善意,他們願意留下嗎?
2020年中旬,我們採訪數名先後抵台、年齡介於20至30歲的香港人。他們在反送中運動中,流動於前線、後勤等不同位置,2019年7月起,陸續逃抵台灣。時隔二年,大批港人從台灣展開二次流亡、陸續離境。此刻我們回訪這批流亡世代,他們目前皆具專案(香港人道援助關懷行動專案)身分,各自經歷染疫、休學、打黑工、護照過期、被跟蹤騷擾、欠下學費或房租,幾乎每人都曾罹患程度不一的PTSD(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接受過心理治療或諮商。

流亡者的悲鳴 多重斷裂

臨床心理治療師李炯德在反送中運動期間,曾為在台港人做心理輔導,「但他們說狀態還好,不需要諮商,謝謝我們關心。」他觀察,前來諮商的港人中,大多數都有憂鬱、焦慮情緒,約半數確診憂鬱症,「大家都是狀況很不好了才來(諮商)。這之中,也有努力想離開台灣的人。」
臨床心理師李炯德有政治受難者研究背景,有受訪者表示此背景正是他選擇李做諮商的主因。(初色心理治療所提供)
李炯德分析,這些流亡港人大多經歷著三種層次的斷裂,首先,「跟過去的環境產生斷裂。來台之後,跟家人、朋友,甚至香港,是疏離的。我們所謂的失根。」
其次是自我身分的斷裂。他分析:「他們之前的身分認同可能是抗爭者,為香港挺身而出,但一夕之間變成逃離或流亡的人,就可能自我懷疑,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他們需要重新建立一個可以相信的東西,以及新的角色認同。」
第三層次,是對未來前景的斷裂。他觀察不少抗爭者過去在香港都有工作,「生涯發展或規劃,全部打亂了。現在透過讀書來台,跟班上的人年紀差距大,本來在香港可以做、喜歡做的事,來台灣也不一定能做,就沒了成就感。」
更新時間|2023.09.12 20:43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