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5 05:48 臺北時間

【島國核去核從3-3】成本高漲、重啟困難!日反核居民:核電是夕陽產業 已能慢慢看到盡頭

mm-logo
時事
今年能登地震,新潟縣災情未如石川縣慘重,但佐藤正幸仍擔心,能登半島居民碰到的避難問題,也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
今年能登地震,新潟縣災情未如石川縣慘重,但佐藤正幸仍擔心,能登半島居民碰到的避難問題,也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
我們來到柏崎刈羽電廠北方5分鐘車程的刈羽村椎谷町集會所,講到核電廠,80歲的居民佐藤正幸,悠悠喝了口保溫瓶裡的茶,「能登地震時,居民連避難都沒辦法,現在根本不是(電廠)測試燃料棒的時候吧。」他翻開新潟縣政府出版的電廠通訊,最新一期主題為核災時的避難方法,他搖搖頭,「避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看看這次能登半島的狀況,房子倒了,路也斷了,根本無法逃,更不用說新潟冬天還會下大雪,車根本開不出去。」
同樣住在刈羽村的武本和幸,則在雨中帶我們參觀村裡的太陽光電廠。為了減碳,核電之外,日本政府也努力發展再生能源,目前再生能源發電占比超過2成,2030年也訂下占比36%至38%的目標。新潟縣外海早年曾開採石油,後有核電廠進駐,近年則開始出現各種再生能源設備,如北部與秋田縣交界處裝有陸上風機;胎內市沿海預計在2029年興建離岸風場。武本和幸直言,此刻日本或許並沒有那麼需要核電廠,「核電廠發電成本太高了…在各地建造小規模的太陽能發電,就可以彌補日本的用電缺口。」
20240621pol009
新潟縣沿海早年開採石油,後有核電廠,如今縣內也有大量光電場和風力發電場,武本和幸認為再生能源早已可取代核電。
武本和幸18歲開始反核,如今74歲,許多當年戰友都已不在,「核電廠像是我畢生最大的對手,一開始不知道我能不能堅持下去,現在好像已經能慢慢看到盡頭了呢。」他問起台灣今年4月花蓮地震的災情,彷彿像想起什麼,「台灣是半導體生產的重鎮,LED也是一種半導體,日本政府這幾年要求停止生產日光燈、全部改用LED,對我來說,核電廠就像日光燈,是夕陽產業了。」
過去2年,日本《每日新聞》調查民眾是否支持核電重啟,支持比例皆多過反對。今年能登地震後,核電廠周遭居民無法避難的困境再現,日本社會再次對核電持疑,3月17日最新民調,有45%的受訪者反對核電,支持者則降為36%,是3年來的首次反轉。
我們來到東京日暮里,熱鬧的谷中銀座街區附近,有一間名為「谷中之家」的木造古宅,一群東京市民每月在這裡舉辦「月1原発映画祭」(譯:週一核電影展)。62歲的小林晶子,在門口迎接我們,她平日在小學當助教,下班後則協助連絡電影放映及邀請工作,問她為什麼關心核電?她說:「一開始覺得輻射很危險,後來慢慢發現政府好像掩蓋了很多事,讓我想要知道更多。」
12年來,月1原発映画祭一共播了近80部核電相關電影,也曾放過台灣的反核記錄片《貢寮你好嗎?》。小林晶子回憶,福島核災後,日本社會反核聲浪高漲,2012年每週五晚上首相官邸前皆有廢核遊行,最盛時一度有數十萬人參加,那陣子大家熱衷反核,不到10坪大的古宅一樓,常擠滿想看電影的人,但近年隨核災印象淡去,加上疫情,放映活動一度暫停,目前參加者僅10到15人。
這是否代表反核的人變少了?「我認為開始行動的市民增加了,大家都逐漸意識到核電是過去式,接下來要開始使用更多不同的能源。」3年前她在自家屋頂裝了太陽能板,也改向生協(註:生活協同組合,為日本的合作社組織,旗下開設零售電力公司)買電,家裡目前使用的全是再生能源的電力,一個月電費只比東電(註:東京都主要電力公司為東電)貴1、2,000日圓。「為了讓核電廠長期的運轉,要花非常非常多的錢,如果把這些錢花在再生能源上,不是應該更好嗎?」她聲音細小,語氣卻十分堅定。
電廠重啟與否,成為國家未來能源方向的縮影。「再見柏崎刈羽」創辦人小木曾茂子說,自己的下一步,是遊說新潟縣議員反對電廠重啟,也計畫到全縣辦反核影片放映會,希望有生之年見到柏崎刈羽電廠停止運作,「這畢竟是東電的核電廠,如果停止運作,在全日本、甚至台灣,或許能有更多迴響。」
20240621pol009
小木曾茂子關心台灣花蓮地震的復原狀況,也致贈慰問金、託我們轉交給災民。
我們離開前,小木曾茂子拄著枴杖起身,問我們花蓮震後都好嗎?核電廠有沒有受影響?又遞上給災民的慰問金,請我們轉交。她抱著狗在門口與我們道別,我們關上門,她的身影透過玻璃透出,久久沒有離開。

核電能否解決台灣能源問題

天氣炎熱,台灣用電居高不下,究竟便宜、穩定又安全的電該從哪來?有人擔心以再生能源替代核電會讓電價上漲,也有人擔心不用核電、改用再生能源,容易供電不穩,更有外媒指沒有核電會影響台灣能源安全。我們訪問3位專家,想知道核電對台灣來說,是不是真的這麼重要?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總監趙家緯:核三對電價影響 被誇大
20240621pol009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總監趙家緯。(翻攝YT直播)
這幾年國際燃料價格飆升,過去2年台電的每度電燃料成本從1.24元漲到2.62元。核電每度電發電成本1.3元,現在整體平均每度電發電成本3.6元。表面上看來,核三延役一度電可以省2元,但核三發電量只占總量的5%,分攤下來,只能讓每度電平均電價便宜0.01元,不應該誇大核三對台灣電價的影響。
核三延役需追加額外的安全跟改建成本,假設延役10年、成本400億,每度核電發電成本為1.8元,看起來比現在電價便宜,可是國際燃煤和燃氣價格,不會一直像這兩年這麼貴,再生能源的成本也一直在逐年下降。企業家說,台灣可以蓋新的核電廠,但國際上計算新電廠發電成本每度電都高於4元,比再生能源還貴。
核電或許沒有碳排放,卻會產生核廢料,發電成本還一直增加,與其這樣,為什麼不用再生能源減碳?台積電參加的RE100,以及和碩加入的蘋果供應商清潔能源方案(The Supplier Clean Energy Program),都沒有承認核電是乾淨能源。
台大電機系特聘教授、台灣凈零科技推動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劉志文:天燃氣加上綠能 供電穩
20240621pol009
台大電機系特聘教授、台灣凈零科技推動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劉志文。(翻攝台灣大學官網)
一般停電,一是看發電量足不足夠,二是輸配電線路是否通暢。如果很快復電,那就不是電不夠,而是線路出問題;如果是缺電,停電會很久。現在停電,不是因為再生能源不穩或是源頭電不夠,是有電送不過來。
有人說再生能源發電有間歇性,無法承擔穩定的基載電力,的確,再生能源像一匹野馬,爆發力很強,看起來很難控制,事實上現在AI預測風電跟光電發電量的準確度越來越高,可以計算什麼時候發多少電,再搭配儲能系統,就能讓這匹馬為我們工作。
再生能源有相對起伏,核電廠雖然對零碳有貢獻,但開關機時間很長,比較沒有彈性,在電網穩定度上,和再生能源沒那麼匹配,還有核廢料的問題無法解決。最好的解法,是用能快速升降載的天然氣電廠加再生能源,搭配去碳燃氫或碳捕捉,讓電力系統穩定又低碳。
台灣過去思考電力問題太偏重供給面,電不夠用就蓋更多電廠,這樣土地空間只會越來越少,歐美國家早在20年前就開始用需量反應管理用電量,日本、德國也有虛擬電廠,集合小用戶做智慧調度,搭配儲能,就不用一直蓋電廠,應該優先考量這些技術,如果還是沒辦法達成穩定零碳,再來考慮核電。
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長蘇紫雲:戰時核電易受創 助益少
20240621pol009
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長蘇紫雲。(翻攝台灣新國際關係論壇)
如果台海發生戰爭,第一優先是維持政府跟通訊、交通、醫療等關鍵設施運作,以及民眾生活所需,這些用電量占整體用電量27%,將近800億度。台灣的法定能源安全存量是4個月,如果只供應基本用電所需,大概能用14到15個月,這段時間,國軍可以想辦法反封鎖,也可以爭取其他國家人道救援。
台灣的能源99%都靠進口,這也突顯再生能源重要,去年再生能源發電量243億度,相當1,200萬噸煤、5,900桶石油,在戰爭時也有助滿足基本用電需求。要不要恢復核電是另一個議題,至少再生能源不能走回頭路。
一旦遇到戰爭,核電廠對台灣電力供應的效益有限,如果輸配電線路被炸毀,電廠也送不出電,再生能源是分散式電力,比較不會受影響。
外國人擔心台灣用電,他們擔心的是台灣生存還是台積電的晶片?緊急危難時,首要是確保國家生存,次要才是產業發展,不能期待製造業在戰爭時還能運作。外國人有他們的利益考量,台灣自己不能本末倒置。
更新時間|2024.07.15 07:59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