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0 05:28 臺北時間

【產業專題】台積電每年1千萬噸碳匯需求 青農博士攜手小農種碳金

mm-logo
財經理財
青農博士馬聿安(左)與老農民共同打造有機農法,讓土地獲得友善對待,也埋下發展自然碳匯契機。
青農博士馬聿安(左)與老農民共同打造有機農法,讓土地獲得友善對待,也埋下發展自然碳匯契機。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生活步調緩慢的農夫,為何會與護國神山台積電扯上關係呢?答案是:「碳」。本刊調查,為達淨零碳排目標,除了每年花重金買綠電外,台積電又把目標瞄準以自然為本的碳匯(Carbon Sink)身上,直接找上農業部資源永續利用司,提出每年購買1千萬噸的碳匯需求,不僅震撼農業圈,也引發農業淘碳金風。本刊日前下鄉直擊,過去辛苦半輩子的老農,以及回鄉打拚的青農們,如何站上淨零排放的浪尖上,展開追逐碳金大作戰。
台中大甲區的東西路,大小不等的田地,散落各個鄉間小道。端午過後,在酷熱的天氣下,一輛紅色大型播種農機,在農夫李坤義的指揮下,來回穿梭一處田埂,一批批黃豆種子迅速播種。播種一結束,一位外型黝黑、戴著深框眼鏡、散發著書卷味的中年人,從農機輕快地跳下,彎下身、豪邁抓起一把土,語帶興奮地對著本刊說:「這是(土壤)碳匯,將是我們(農民)的新驕傲!」
他是大甲人稱青農博士的馬聿安,而他口中說出的「新驕傲」,正是全球風起雲湧的新商機—「自然碳匯」。「種植農作物底下的土壤,其實就是自然碳匯的一種,因為土壤可把二氧化碳牢牢抓住,被視為降低氣候變遷最有潛力的方式之一。」馬聿安接著向本刊說。
20240715ind002

採有機農法 埋碳匯契機

原本學電子的馬聿安,大三轉農機系,並一路攻讀至博士,他看到台灣農民結構老化,無法負擔繁重的水稻農作,決定以適合旱作的雜糧導入「參與式契作」,從優良種子的提供、代耕、共同採收、集中乾燥管理等面向下手,不但為農民創造更友善的耕作環境,更親自教育農民有機農法,讓土地獲得友善對待,埋下農民發展自然碳匯的契機。
20240715ind002
馬聿安與農民們緊密相處多年,看到他們成為台積電等科技大廠推動永續的夥伴,內心相當感動。
馬聿安不僅是台灣第一代的青農,也是南畝王生技的生產部—保障責任台中市中都農業合作社(簡稱中都)的創辦人之一。「台灣國產雜糧自給率不到5%,而中都則是全台最大供應商。」南畝王執行長林宗富透露。
「我老婆常說看不到我的人,我跟農夫相處的時間比跟她多!」結婚4年的馬聿安幽默自嘲。話雖如此,他全心全意地付出,獲得農民高度認同並與其合作。為了讓農民進一步擴大收入,中都透過南畝王,以自有品牌向通路與商家行銷產品,「你可以把我們當作雜糧界的主婦聯盟,全聯的豆花、吳寶春麵包的小麥,都採用我們的雜糧產品!」林宗富得意地說。
20240715ind002
為達淨零,台積電瞄準自然碳匯,找農業部資源永續利用司提出每年一千萬噸的需求,震撼農業圈。

台積電求購 千萬噸額度

讓馬聿安與林宗富更得意的是,與中都合作的農家因採有機農法,不僅奠定發展自然碳匯—黃碳的利基,還因此與追逐零碳排的高科技發生緊密的新連結。
「全球最知名的科技品牌—蘋果(Apple)為提前達到2030年碳中和,除了75%要求供應鏈一起配合,剩餘的25%,就是大規模地在哥倫比亞等地復育紅樹林(藍碳),還在美國、肯亞大量造林(綠碳)。」碳交所總經理田建中透露。
不僅蘋果在全球大量收購自然碳匯,本刊調查,身為蘋果供應鏈的台灣護國神山台積電,也對自然碳匯表達高度興趣,日前派出團隊找上農業部資源永續利用司,希望能幫忙尋找、提供每年1千萬噸的碳匯額度。
「一聽到這數字,我們真的嚇了一跳。」身為資源永續利用司轄下技術幕僚、主要負責國內自然碳匯清冊盤點,被林宗富尊稱為國內土壤碳匯界「大腕」的農業部農試所研究員陳琦玲,向本刊證實了台積電的驚人之舉。
陳琦玲坦言,台灣無論造林的綠碳或農地的黃碳,甚至海洋的藍碳,都還在初期開發階段,每年1千萬噸的額度其實是農業部到2040年要達成的目標,「不過,台積電知道一時三刻無法被滿足,仍展現高度誠意,願意一同參與了解。」陳琦玲說。
20240715ind002
無論是傳產、科技或金融業者,對於自願性減碳的需求與日俱增,有利本土自然碳匯市場的發展。圖為碳交所首批碳權採購及授證儀式。

農民搭潮流 引發碳金風

聽聞台積電的圈碳之舉,馬聿安的心中充滿許多感動。「你想想,那大半輩子認真照顧土地的農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帝力於我何有哉?」馬聿安隨口講出的話,其實是遠古先民的《擊壤歌》,隱含安分守己的農民自給自足,與當權者的治理並無太大的關聯,「沒想到,他們(農民)竟然可以成為台積電推動永續的夥伴。」馬聿安說。
馬聿安說,當年中都與農民合作的豆花在全聯上架,曾有七旬的農民興奮地打給住台北的孫子,「緊去買,豆花系阿公種的喔(台語發音)。」如今,自然碳匯讓台灣農民再搭上全球的趨勢潮流,對他們來說更是新的驕傲。
20240715ind002
自然碳匯除了土壤的黃碳與種樹造林的綠碳,復育紅樹林的藍碳也被視為重要的來源。圖為緬甸紅樹林復育。(翻攝自tenaka官網)
何以「有機農業」會被視為土壤碳匯的最佳途徑?「因為溫室氣體排放來源不只二氧化碳,農作過程產生的甲烷(CH4)、氧化亞氮(N2O),其捕獲熱量的能力還比二氧化碳高出28倍與265倍。」陳琦玲向本刊解釋。
「這些氣體通常容易在栽培水稻、飼養牛隻(反芻)、使用化學肥大量釋出,若能妥善處理,可望大大降低地球升溫風險,成為碳匯來源。」陳琦玲指出。
「另外,土壤本身是很好的二氧化碳吸收植體,增加有機質也能提高土壤固碳能力。」陳琦玲表示,農業的土壤碳匯,可透過消極減排與積極增匯完成,這就是有機農業的觀念,舉凡減少機械對土壤的擾動、輪作間作,或用草生栽培、提高有機肥料,都能達到土壤碳匯的累積。
然而,想種碳金,將碳匯轉換成碳權,而且最後還要符合成本效益,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申請流程嚴 成本待評估

陳琦玲嚴肅地說,儘管土壤透過減碳與增匯的管道多元,但碳權的申請流程嚴謹複雜;此外,若順利轉成碳權取得交易價值,仍得評估申請專案的成本划算與否。
陳琦玲粗估以每公噸新台幣1千元(以下同)的碳權推算,若每公頃少施10包化學肥料,約可帶來900元的碳權價值;若用有機農作提高碳匯,每公頃每年可帶來1,800至2,000元的碳價,以台灣土耕面積80萬公頃估算,光這兩種碳匯潛在碳權即價值約24億元。
針對自然碳權,田建中則向本刊表示,即便是Gold Standard(GS)或Verified Carbon Standard(VCS),這兩大國際間廣泛申請碳權的黃金認證機構,在碳匯方法學上也曾引發漂綠爭議,而遭外界挑戰。顯示自然碳匯申請的確不易且門檻不低。
農民邁向碳匯的這條路上,現在就剩下最關鍵的量化(方法學),「中都提供長期契作的一條龍服務,在未來量化的完整度會很高,而且也是能規模化的一大優勢。」當農業成為碳匯主角,馬聿安將攜手這群多年打拚的夥伴,再攀巔峰。
20240715ind002
更新時間|2024.08.13 15:48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