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元能源小檔案
- 董事長:林嵩烈
- 總經理:林伯修
- 資本額:4億元
- 主要營運項目:地熱電廠規劃與開發等
- 已商轉電廠:清水電廠、四磺子坪電廠
開車從台北市中心出發,上國道五號到羅東下交流道,若交通順暢,約1小時40分,便可抵達位於宜蘭大同的知名旅遊景點—清水地熱公園,再向前走100公尺,台灣第一家商轉的地熱電廠「清水地熱電廠」映入眼簾,還可聽到有機朗肯雙循環(ORC)發電機組轟隆作響。
技術突破 重啟地熱廠
外界不知道的是,清水地熱電廠曾一度胎死腹中,早在1980年,由台電主導開發的清水地熱曾商轉,後來因為結構阻塞、管線鏽蝕等問題,導致發電量大幅下滑,不幸關廠。
2021年,在經濟部能源署、宜蘭縣政府、結元能源總經理林伯修,和結元母公司將捷集團父子林長勳、林嵩烈共同努力下,清水地熱電廠再度復活,其中關鍵的靈魂人物,就是林伯修。
從林伯修的LINE頭像放著地熱井冒煙(蒸氣)的動態畫面,就讓人感受他對地熱發電的熱愛。「結元能源於2008年成立,協助當時能源局進行地熱發電機組的測試,及地熱資源的探勘調查,逐漸累積技術、經驗與人脈。當初,很多人都認為重啟清水地熱電廠不可行,但我跑到國外與地熱發電技術團隊交流,並且請他們實地考察,研究如何克服,發現現有技術都可以解決,就決定投入開發。」林伯修向本刊娓娓道來當時的決策過程。
在他的努力下,這座裝置容量4.2MW(千瓩)的清水地熱電廠於2021年11月重啟。不僅如此,2023年10月,林伯修再度為台灣地熱產業帶來驚喜與衝擊,在被許多本土專家認為不適宜開發地熱的大屯山系金山四磺子坪,他又催生出全台第一個火山型地熱開發案—四磺子坪先導地熱電廠。
「很多專家拿著舊資料指出,『淺層地熱腐蝕等問題很嚴重,四磺子坪不適合開發。』沒想到,經濟部地調所邀請日本地熱地質專家實地走訪後,竟推翻此論點;於是,結元再請國外團隊研究可行性,得到『可行』的答案後,雖然知道一MW的先導案場並無法獲利,但一旦驗證成功,再持續開發鄰近的地熱資源,快速放大發電裝置容量,就能創造獲利契機。」林伯修輕鬆地說。
潛能豐富 引國際開發
根據經濟部地調所的最新調查預估,台灣地熱發電潛能應可達40GW(百萬瓩),一年可產生約1,752億度電,約當21座核三廠的發電量。
本刊調查,清水地熱電廠再度商轉,掀起台灣地熱發展新浪潮,除金崙與仁澤地熱電廠相繼商轉外,四磺子坪地熱電廠更代表另一波高潮。今年初「2024臺灣國際地熱論壇」,700位國內外地熱專家與開發商齊聚台北;其中,對地熱發展相當積極的紐西蘭更主動來台進行深度交流,因為台灣已成為國際地熱開發商眼中的新興處女地。
看到台灣地熱產業逐漸受重視,林伯修感到相當欣慰,不過,他也坦言,結元前期2個案場主要在做技術驗證及測試,所以目前公司還沒有賺錢。不過,2年後,隨著清水地熱電廠開挖效能較佳的新井,以及硫磺子坪等新案場商轉,發電量將大幅攀升,一切會有所改變。
「目前國內的地熱團隊就屬結元最完整。」林伯修用充滿自信的口吻表示,並進一步分析,國外的地熱案場可能要20MW,甚至30MW的裝置容量,才具經濟規模可獲利,但結元有把握只要案場優良,地下熱源的狀態及條件佳,裝置容量只要有15MW,甚至10MW,就有機會獲利。
案場規劃 提高總容量
林伯修進一步表示,結元目前的案場總裝置容量是台灣最大,但公司並未因此自滿,在將捷集團資金的全力奧援之下,2028年總裝置容量將力拚30MW,之後單一案場的裝置容量規劃大概都是10MW起跳,不再做小案場,希望2035年總裝置容量能一舉達到100MW。
「有很多企業來找結元談,包括日本、美國的電力相關公司,本地高科技、傳產與金融大企業等,都有來談。事實上,在地熱發電產業赫赫有名的設備供應商ORMAT就曾表示,只要案場夠大,他們願意與結元合資共同開發案場。」林伯修無意間透露結元吸引了國內外投資者的目光。
針對眼前的合作機會,林伯修表示,目前不會貿然跟國際公司合作案場開發,因現階段政府審核程序還有待完善,在無法確實掌控案場商轉時間的情況下,原本一個好的合作案,可能因彼此對商轉時間認知的差距而造成遺憾,進而造成國際地熱開發商對台灣產生負面印象。與其如此,不如等待政府相關配套措施更進步,再跟國外團隊合作。
台灣地熱資源發展協會(TGA)常務理事王守誠博士向本刊表示,結元商業化案場比較完整,跟許多國際一流的地熱團隊均有交流或合作,而且處理土地比較有經驗,第一步已經做起來。雖然現在裝置容量比較小,但一旦突破學習曲線,累積經驗值後,單一案場裝置容量就能快速提升。
發展看好 供基載電力
王守誠進一步分析,過往台灣的地熱環評是全世界最嚴格的國家之一,且地熱探勘的資料也未公開,所以地熱發展步伐比較慢,現在環境有所改變,讓結元等本土開發商願意積極投入。
結元清水地熱電廠的場址潛能很高,以前一口新井就有4MW的發電潛力,剩下的土地若能進一步開挖新井,發電效能便能大幅提升。除此之外,因為經驗豐富且人力充足,結元甚至有能力接受同業的委託,協助開發案場。
面對潛力高達8千多億元的綠電商機,林伯修樂觀表示,地熱可24小時發電,比風電或太陽能更適合做為基載電力,政府若能進一步改善整個開發時程,以現在國際地熱技術的發展,台灣地熱產業絕對可以仿效冰島、日本及菲律賓等國家深耕、茁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