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點未在蛋黃區,10年前開幕一開始並未被外界看好的台北萬豪,去年營收更創下開業以來的20.27億元新高。當7、8月景氣與市況急轉直下時,同業一片淒風苦雨中,台北萬豪為何能逆勢突圍?關鍵就在飯店五樓約1600坪、可容納約2000人的宴會場地。
「台北萬豪是目前全台最大國際會展型飯店,Mark(劉恆昌)將會展辦得專業、流暢又帶動業績成長,是營收增長的關鍵。」全台7成飯店地毯供應商、群群實業董事長陳美岫對本刊說。
尤其2015年開幕時,當時大直商圈只有一家美麗華百貨,大家都認為成功難度很高,但他卻選擇走不一樣的路。「剛開幕時,很多人還是覺得住西華就好,來萬豪那麼遠。所以要找到讓客人來的理由,且又是市中心欠缺的,那就是會展商機。」劉恆昌直接告訴本刊他選擇的解方。

但是,台灣很多飯店都做會展生意,為何要選擇萬豪呢?
「在市中心的蛋黃區,不可能有7600坪的基地,我們找到市場區隔,把這個洞填起來。」劉恆昌解釋,「飯店業取得土地時就要決定一切,整體結構設計都要想好。有點像賭博,開頭就要有想法,蓋好後要調整完全沒有可能性。」
專業會展飯店需符合二大需求。「要有獨立樓層動線,台北萬豪宴會會議空間是垂直的獨立樓層,讓客人不會迷路,千人以上會議都能輕鬆指引、分散與聚集。我們還有超過26個Break out room(可分組討論會議室),多功能拆分小型會議空間與數量也不可缺。」他點出差異化關鍵。
軟硬體大膽投資聚客;然後,劉恆昌靠3招搶客。
有了好硬體,但如果會展承接不順,可能讓空置率變高,收益會大受影響,要如何解決呢?「我每年花力氣想的是留客和客人再返。辦一場會展需要一年籌備時間,我們在客人開始籌備時就行動,直接飛到國外爭取的是明、後年訂單。」劉恆昌坦言就是主動出擊,像在疫情期間哀鴻遍野,團隊早與扶輪社討論全球大會舉辦事宜,疫情一過能飛行時,立刻可以收割,並爭取下一波訂單。
但他也笑說,「此時的競爭不只是對台灣同業,如果比其他國家城市競業晚一步接觸客戶,生意就可能被搶跑,我們是一直在跟時間賽跑的。」

本刊好奇,搶客究竟要多勤快?「『快』跟『早』,二字訣就對了,關係越早建立越好,」劉恆昌透露,「今年業務單位,至少排超過10個出差行程,最遠到印度,就算現在中國活動進不來,也要先布局,等有天能進來了,客戶會記得我們,而不是永遠先想到新加坡。」
此外,劉恆昌也要會展團隊展現專業,讓回頭客更多。「因為活動細節複雜需要配合順暢高的團隊,橫向整合要好。」台北萬豪返客率約8成,其餘2成是主辦方一定要在他處舉辦等不可控因素。像是亞洲動物保護大會和長春藤校友大會都是台北萬豪常客。
快與早是搶客不二訣,那麼第三招就是從場地提供者,進階也能成為策展者,提升自己的附加價值,也創造利潤。
為讓員工知道主辦單位協調不容易,理解換位思考,劉恆昌把供應商慶祝十週年酒展轉化成「員工內訓」。「起初覺得不可能,最後集結181家頂尖酒廠參展。表面上看起來好像辦了場酒展,背後證明我們能將場地多樣化使用。」台北萬豪採購部協理李秋玲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