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飛機真的很多!大多數都是國人要飛出國旅行。」站在位於大直的台北萬豪酒店(簡稱台北萬豪)33樓,可一覽松山機場和台北101大樓天際線的貴賓套房內,穿著筆挺西裝,接受本刊專訪的常務董事劉恆昌眺望著遠景,邊指著正在興建新豪宅的西華飯店原址,同時看著起降的班機時說。
地點未在台北市蛋黃區,10年前開幕一開始並未被外界看好的台北萬豪,今年無懼觀光寒冬,7、8月營運週間到週末門庭若市,觀光和商務客在飯店大廳排隊等著入住,去年營收更創下開業以來的20.27億元新高。

同業一片淒風苦雨中,台北萬豪為何能逆勢突圍?關鍵就在飯店5樓約1,600坪、可容納約2,000人的宴會場地。「台北萬豪是目前全台最大國際會展型飯店,Mark(劉恆昌)將會展辦得專業、流暢又帶動業績成長,是營收增長的關鍵。」全台7成飯店地毯供應商、群群實業董事長陳美岫對本刊說。
外界對他從父親,有「飯店教父」之稱的西華飯店創辦人劉文治手中,接下台北萬豪十年經營有成讚譽有加,但劉恆昌卻相當謙虛,「我們一路走來並非一帆風順,所以更要居安思危。」

尤其2015年開幕時,當時大直商圈只有一家美麗華百貨,大家都認為成功難度很高,但他卻選擇走不一樣的路。「剛開幕時,很多人還是覺得住西華就好,幹嘛還要跑來萬豪,那麼遠。所以要找到讓客人來的理由,而且又是市中心所欠缺的,那就是會展商機。」劉恆昌直接告訴本刊他選擇的解方。
只是,台灣很多飯店都做會展生意,為何要選擇萬豪呢?簡單地說,就是萬豪的會展廳比同業都來得大,目前喜來登最大容納900人、台北君悅與文華東方都約700人、晶華約500人,唯一擁有千人規模的圓山飯店相對老舊,給了劉恆昌機會。
「在市中心的蛋黃區,不可能有7,600坪的基地,我們找到市場區隔,把這個洞(缺口)填起來。」劉恆昌解釋,「飯店業取得土地時就要決定一切,整體結構設計都要想好。有點像賭博,開頭就要有想法,蓋好後要調整柱子和樓高完全沒有可能性。」
勝出藏在看不見之處。「專業會展飯店需符合二大需求,要有獨立樓層動線,台北萬豪宴會會議空間是垂直的獨立樓層,讓客人不會迷路,千人以上會議都能輕鬆指引、分散與聚集。我們還有超過二十六個Break out room(可分組討論會議室),多功能拆分小型會議空間與數量也不可缺。」他點出差異化關鍵。

本刊採訪團隊親身體驗直搭電梯,雖非如101大樓高度,但電梯的速度卻是一樣快。以為慶祝十年周年慶舉辦的酒展場地為例,全打通可以是辦展所在,平風格起來就是單獨的小會議室。進可攻、退可守,無益也增加商機談判空間與爭取訂單的籌碼。
只不過有了好硬體,但如果會展承接不順,可能讓空置率變高,收益會大受影響,要如何解決呢?「我每年花力氣想的是留客和客人再返。辦一場會展需要一年籌備時間,我們在客人開始籌備時就行動,直接飛到國外爭取的是明、後年訂單。」劉恆昌坦言就是主動出擊,像在疫情期間哀鴻遍野,團隊早與扶輪社討論全球大會舉辦事宜,疫情一過能飛行時,立刻可以收割,並爭取下一波訂單。
但他也笑說,「此時的競爭不只是對台灣同業,如果比其他國家城市競業晚一步接觸客戶,生意就可能被搶跑,我們是一直在跟時間賽跑的。」